西边中心

通知公告

>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讲座 >> 正文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二讲:影像叙事的基本单位(镜头)

发文单位:   发文时间:2018-03-23

由陈学礼老师主讲的《民族志电影实践》,共21讲。是对2017年5月出版的《民族志电影实践手册》的一个回应。

课程从影像叙事规则、动作衔接、过程展现等切入点讨论如何拍摄、剪辑民族志电影的同时,从民族志电影的理念、影像的性质、跨文化交流特征、影片生产的伦理等角度,讨论如何把握民族志电影生产过程中对生活现实碎片化并进行重构的尺度。

作为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共构的人工产品,民族志电影不仅是被拍摄者对摄像机和摄影师做出回应的一个结果,也应该是摄影师对拍摄现场做出反应的一个结果。

第二讲

时间、空间、主体动作和声音保持未被切断的连续性,是一个镜头的基本特征。本讲所谓的影像叙事,并非通常意义上纪录片所谓的“讲故事”,而是通过镜头的前后排列,对场景、物体性状、事件过程进行描写和叙述,并在此基础上表达影片制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本讲的主要内容为:拍摄过程中如何保证一个镜头的质量和有效性?剪辑过程中如何根据主体的动作和声音重新确定镜头?如何把握一个镜头的播放时间?如何在一个场景或一个事件中寻找贯穿所有镜头的元素?镜头、场景、段落和影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