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中心

通知公告

>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讲座 >> 正文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六讲:一个综合案例《一路平安》

发文单位:   发文时间:2018-04-26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六讲:一个综合案例《一路平安》

陈学礼   人类学之滇   2018-04-26


序言


陈学礼老师主讲的《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程,共计21讲,是对2017年5月出版的《民族志电影实践手册》的一个回应。往期可点击查看: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五讲:过程展现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四讲:动静的转换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三讲:动作的衔接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二讲:影像叙事的基本单位(镜头)

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第一讲:对民族志电影的理解



课程以影像叙事规则、动作衔接、过程展现等为切入点,讨论如何拍摄、剪辑民族志电影,同时从民族志电影的理念、影像性质、跨文化交流特征、影片生产伦理等角度,对如何把握在民族志电影生产过程中,生活现实碎片化重构的尺度等问题进行讨论。

民族志电影作为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共构的人工产品,不仅是被拍摄者对摄像机和摄影师做出回应的一个结果,也应该是摄影师对拍摄现场做出反应的一个结果。


第六讲


本讲以法国导演Tony Gatlif在1993年完成的纪录电影《一路平安》前七分钟为例,逐镜讲解,对此前讲过的民族志电影生产技术知识进行回顾。比如出画入画、景别和拍摄角度变化、运动镜头、镜头画面中的运动,如何从一个镜头中发展出其他镜头,如何确定“摇”镜头的落点,如何根据队伍运动的方向确定摄像机的机位,如何在拍摄和剪辑中把握主体动静状态的转换,如何在素材中寻找形运动方向等相似性完成剪辑等。




课程会在每周五进行更新,目前学员已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学习班,在里面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陈老师也将会根据大家的反馈进行回应,欢迎大家加入。



说明:《民族志电影实践公开课》由云南大学西边中心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和勐海深山老林茶厂三方联合出品,转载需连同说明一起转载。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乡村之眼   乡村之眼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