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中心

通知公告

>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讲座 >> 正文

“民社一流学科讲坛”第三期||跨过海峡来看你——台湾“云南人”的桑梓认同与文化重构

发文单位:   发文时间:2019-06-22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和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展现民族学研究的学术魅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弘扬魁阁时代学术精神和推进民族学与社会学学科群又快又好的发展。2019618日晚730分,由云南大学西南边疆中心、共青团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委员会主办,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民社一流学科讲坛” 系列讲座第三期在东陆校区文渊楼405教室举行,主题为“跨过海峡来看你——台湾云南人的桑梓认同与文化重构”。本次讲座主讲人是云南大学民社学院边疆学研究所所长高志英教授,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师生前来聆听。

 


主讲人高志英教授

 

讲座伊始,高志英老师指出本次讲座主要面向的是本学院的学生,因此会围绕讲座分享一些如何在田野中发现问题、提炼选题的经验。其次,高志英老师讲述了这个讲座主题的来源。在一次与本院老师同行去台湾考察之后,她把自己的研究空间拓展到了台湾,之后又带领自己的学生去调查以及拍摄纪录片,与台湾朋友结下了深刻的友谊。接下来,高志英老师对讲座主题的三个关键词“云南人”、“桑梓认同”、“文化重构”进行了介绍。常言道“漂洋过海来看你”,但是台湾与大陆只是隔着一个海峡,因此她认为“跨过海峡来看你”较恰当,其中“看”有双重含义:“我去看他们”和“他们来看我们”,在这双方的互动过程中会有一个情感的交流,就会聚焦在“认同”中。“桑梓认同”是因为诗中会把一个人们向往地方比作灯塔,而古代家旁的桑树和梓树常是父母种的,梓树还可以生产蜡,给人们带来光亮,“桑梓”就常借指家乡,“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对于台湾的“云南人”来说,家乡可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他们在台湾已经是三、四代人了,这些人还曾在缅甸和美斯乐,中缅边境的居多,所以他们的故乡已经不能特指一个地方。“认同”与“文化重构”体现在他们把在故乡接触的一些文化事项移植到台湾去,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另外的外化事项,这样把台湾的“云南人”集中到一起,加强了他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讲座现场

 

接下来,高志英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田野调查经历,选取三个“台湾云南人”故事给大家娓娓道。

第一个是“一人赴台全家迁台的王大哥”的故事。王大哥的父亲是腾冲县轮马的保长,曾在抗战的时候带领村民战斗,后来去了缅甸甘拜地种植大烟,王大哥就在这里出生。在初中的时候,王大哥在中缅边境当国民党情报员,后与一个山地傈僳族姑娘阿美结了婚并把这个姑娘的全家人都送到了台湾,台湾有了除高山族、汉族以外的另一个民族。之后他赴台发展,利用在云南时候的民族文化记忆重构云南的民族文化,主要有建“云南文化公园”、举办“米干节”“云南民族魅力秀”、组建“金山角傈僳打歌队”、“七彩云南——台湾腾越人之家”等,这些都有满满云南文化的烙印。王大哥到了中年之后仍牵绊故土,还在昆明开了“阿妹米干店”;在缅甸密支那发展了家族企业,把缅甸的王家集中到一起建造了王氏祖祠和王骥雕像;每隔几个月就回云南民族村吸收“云南民族文化”。

 


高志英老师展示的王大哥照片

 

第二个是“成年回故土才得知自己族别为彝族香堂人的鲁大哥”的故事。鲁大哥的父亲是云南临沧凤庆的彝族人,凤庆、保山、版纳的彝族被称为“香堂人”,即有着与汉族一样的祖先崇拜,汉文化成分很高,所以鲁大哥不会讲彝族话,过去也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彝族人。而她的母亲是傣族人,会做傣味,所以他知道自己有傣族人的血统。他的童年中家庭是山地生计模式,在山上种植“高丽菜”(莲花白),在平原的人很喜欢吃。因为鲁大哥是军人的后代就进入了部队从军。退役后返回南投接手“鲁妈妈”云南餐馆,还举办“泼水节”、“火把节”。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他回到了临沧凤庆老家看到了表弟身份证上不是汉族而是彝族才得知自己是彝族人(香堂人)。他还说“每个月不回一次云南就不好在”,回来云南的原因有走亲串友、受台办的邀请、马拉松比赛等,还购买云南的民族服饰、带云南的食谱和佐料回到台湾,所以他的“鲁妈妈”餐馆的很多东西都是从云南带去的,是“云南人在南投的家”。而他的儿女已经融入台湾社会之中,不会说知道云南与他们有关系,所以对云南的桑梓认同是有代际的差异。

第三个是“生来就是要为妈妈找老家”的阿卡女人张姐的故事。张姐的父亲是在云南红河跑马帮的汉族,当年被批斗后跑去了老挝,在老挝与张姐的阿卡族母亲组成了家庭,现在他们是在台湾最南边的高雄农场生活。小时候,张姐的母亲曾经以碎步片缝制“阿卡衣服”,虽然张姐小时候都不知道阿卡族,但是她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画出了一个阿卡的图案。她的母亲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就会念叨着想念家乡,对故土充满了眷恋。张姐的哥哥在部队复员之后娶了一个云南段氏女,开了一个“段家小厨”餐馆,而她的二哥娶得是一个客家女子。张姐还是一个基督教徒,她与她的姊妹和牧师还在台湾专门做过一次祝愿她找得到母亲家乡的祷告会。从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台湾“云南人”的对于云南的“桑梓认同”。

undefined

 

三个精彩的故事之后,高志英老师对这些台湾“云南人”的文化调适进行了一个描述。台湾“云南人”群体的形成过程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部分逃台湾的官员;第二阶段是1956-1960年从美斯乐迁移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及其家眷;第三阶段是1970年代从中缅边境迁台的国民党军人及其家眷,以及赴台读书的人和就业者;第四阶段是1980年代以来赴台湾读书、就业、投亲靠友加入“台湾云南人”群体。

接着,高志英老师对台湾“云南人”群体素描。

1)台湾“云南人”之汉人

台湾“云南人”中的汉人代际居住地变化是:云南保山(腾冲、龙陵)、德宏(梁河、盈江)、临沧(耿马、镇康、凤庆、云县)、普洱(景东)——缅甸克钦邦、掸邦、佤邦、美斯乐(金三角)——台湾桃园、南投、高雄、屏东、花莲、台北;这些汉人的代际职业差异是:坝区农民(云南)——军人(军眷)、山地农民兼烟民——旅游业、经商等;他们的宗教信仰是汉族传统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结合;主讲语言有云南官话临沧、普洱方言、台湾国语;他们的通婚对象有“云南人”、闽台人、洋人等。所过的节日有云南汉族传统节日、国父纪念日、双十节与重构的火把节、泼水节、米干节、妈祖节……

2)台湾“云南人”之“倮黑”

台湾“云南人”中的“倮黑”族别是拉祜族,代际居住地变化过程是云南临沧、普洱——中缅边境——美斯乐——佤邦、掸邦——南投、桃园、屏东、高雄、花莲等地;这些“倮黑”的代际职业差异变化是:山地农民——山地农民、烟民——打工、旅游业、商业等;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基督教或是趋同“云南汉人”的宗教信仰,主讲语言有云南官话临沧、普洱方言、台湾国语、拉祜语。他们所过的节日有云南汉族传统节日、国父纪念日、双十节与重构的火把节、泼水节、米干节、妈祖节、基督教三大节日……

3)台湾“云南人”之“摆夷”

台湾“云南人”之“摆夷”族别为傣族,代际居住地变化是云南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中缅边境——美斯乐——台湾桃园、南投、高雄、屏东、花莲、台北等地;他们的代际职业变化是:坝区农业——山地农业与烟业、军人——山地农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他们的宗教信仰趋同“云南汉人”的宗教信仰;主讲语言有云南官话临沧、普洱方言、台湾国语、摆夷语。他们所过的节日有云南汉族传统节日、国父纪念日、双十节与重构的泼水节、火把节、米干节、妈祖节、基督教三大节日……

高志英老师总结到台湾“云南人”的故土认同变迁脉络为:台湾——缅甸、美斯乐——云南——中国内地(南京柳树湾记忆、王骥崇拜与诸葛亮崇拜……)——反对“台独”。此外,他们的生存适应脉络是:云南山区、坝区农业——台湾山地农业——转型:(1)入伍、回云南投资(男性);(2)在台湾发展旅游业;(3)语言;(4)通婚;(5)宗教信仰。

 

undefined

在场同学积极发言提问

 

最后,高老师对台湾“云南人”群体作了三点总结:

(一)生存调适及其动因:(1)军人、军眷农场人——以旅游业为主的“云南人”;(2)台湾对“云南人”政策、台湾社会变迁、台湾与大陆关系渐变。

(二)生存智慧:作为旅游文化资本的“云南民族文化”、“金三角民族文化”、中缅边境与美斯乐游击(战争)记忆。

(三)认同的变与不变:“云南人”共同体文化内核与边界、社会网络与情感支撑。

 

undefined

 

晚上9点,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至此,本学期的“民社一流学科讲坛”圆满落幕,同学们对下学期的“民社一流学科讲坛”系列讲座继续保持着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