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中心

通知公告

>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相遇——互联网时代人与技术的互构” :第四届互联网人类学研讨会会议邀请

发文单位:   发文时间:2018-09-26


一、背景: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互联网充分激活了人的能动性,并将其置于社会发展的崭新地位。相应地社会运作的方式也开始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共享”、“平台”的概念开始迅速被安装进人的思维和行动逻辑中。人们开始重新衡量和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与世界相处。互联网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困扰,从最近热议的谷歌数据泄露到国内携程的“大数据杀熟”,数字时代的技术善恶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2018年互联网人类学论坛期待着申请者从人类学的视角洞察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属性,深度剖析和阐释人与技术的关系,利用深度参与观察为数字时代的热议话题贡献冷静而理性的思考。

二、会议信息:

会议主办方: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腾讯研究院

会议时间:20181211日报到;1212日全天及13日上午会议研讨;1213日下午会议结束、学者返程;
会议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
提交发言摘要截止时间:20181020
提交论文全文截止时间:2018121

发放正式会议邀请时间:20181030 
会议内容同时在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公众号中发布

三、会议选题

 

1、“信息过载”时代的技术理解和表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生产、传播都变得越来越容易,过量的信息开始出现;另一方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发生了改变,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连接着。“过载”似乎成为了一个描绘当下社会人与互联网关系的代名词。

本选题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生产、传播与交流;

2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控制与规训;

3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体验、自我表达与日常生活;

4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过载与风险。

2、老年人、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研究

特殊群体,无论是老年人、青少年、身体残障人士,都是我们关心的,“银发浪潮”的互联网热度和时下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都需要冷静和细致的研究。选题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脱嵌”与“再嵌”;

2)互联网时代的适老科技与日常生活实践;

3)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参与文化”构建;

4)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数字成瘾”的文化解释。

3、人工智能、算法与数据正义

人工智能与媒体深入融合的当下,用户乐于阅读的同类消息会被加强推荐:所到之处,你看到的都是你想要的。由此,机器算法主导的精准分发,在提升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极易导致由信息收窄带来的一叶障目。本选题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人工智能和精确算法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

     2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伦理;

     3 人工智能和算法主导下的数据正义。

4、互联网人类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随着数以亿计的人开始在互联网上建立各种各样的社区和群组进行互动,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场域。作为理解人及其行为的文化意义的学科,人类学的研究必须保持同步和更新,因此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必须随之更新。如何选择研究群体?如何进入“田野”?如何将线上的观察同线下的调查有机结合?网上获取的资料该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思考。

四、联系方式


  邮箱:hulianwangrlx@163.com
  联系人:祁红霞:13602880314  

          姬广绪:1862059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