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议程
10月27日
(一)开幕式
时间:09:00 – 10:00
地点:云南大学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主持: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
致辞 09:00-09:30
1、云南大学校副校长张力教授致欢迎辞
2、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宏教授致辞
3、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致辞
合影 09:30-09:45
茶歇 09:45-10:00
(二)主旨报告
时间:10:00-12:00
地点:云南大学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主持: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
发言人:(每人20分钟左右)
1、刘鸿武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题目:从非洲大陆到中国西南边疆:中非文化交流新天地
2、Aaron Martin Messalar 南非传统领导人大会副秘书长
题目:文化:社区的基石
3、高丙中 北京大学教授
题目: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需求与创新的视角
4、杨福泉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题目:云南的民族文化遗产:经验与挑战
5、邓启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题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及务实探索
12:00-13:00 自助午餐
13:00-14:00 午休
(三)主题研讨
议题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中国和非洲的经验
时间:14:00-17:00
地点: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茶歇:15:30-15:45
主持:陈蒨 香港树仁大学教授
发言人:(每位发言人约20分钟,全部发言完毕讨论,下同)
1、王巨山,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逻辑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走向》
2、Lorenço Pinto ,南非索尔·普拉杰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在南非遗产管理中的作用》
3、杨金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护根行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及思考》
4、Fazlin Fransman,Vanessa Le Roux,Aaron Martin Messalar,南非北开普敦文化厅
《全球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传承不可或缺》
5、徐薇,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中国-南非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再发展研究》
6、陈蒨,香港树仁大学
《香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
10月29日
主题研讨
(一)
议题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和文化产业
时间:9:00-12:00
地点: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茶歇:10:30-10:45
主持:苏俊杰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发言人:(每位发言人约20分钟,全部发言完毕讨论)
1、Isaac Nkosinathi Khanyile,南非德班理工大学
《南非的艺术创造在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祖鲁文化》
2、陈劲松,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设计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
3、王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
4、Charles Owuor Olungah,肯尼亚内罗比大学
《文化遗产在旅游营销中的重要地位:以肯尼亚的文化多样性为例》
5、吴兴帜,云南民族大学
《文化遗产旅游消费边界》
6、苏俊杰,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旅游情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真实性》
(二)
议题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福祉:女性、认同、教育及其他
时间:14:00-17:00
地点: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茶歇:15:30-15:45
主持人:Sehlare Makgetlaneng,南非大学
发言人:(每位发言人约20分钟,全部发言完毕讨论)
1、Yolene Basson,南非科伊桑人酋长
《科伊和桑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望》
2、王庆馨,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傣族织锦的传承与创新》
3、Getachew Zeru Gebrekidan,埃塞俄比亚公务员大学
《埃塞俄比亚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性的传统冲突解决机制的案例》
4、王璐,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抚育、劳作和娱乐:中国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学与家庭生活》
5、Sephai Mgxcolo,南非麦格·格雷博物馆
《抵抗英国殖民主义的Batlhaping战役》
6、Sehlare Makgetlaneng,南非大学
《母权制在南非非洲人民社会文化福祉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
时间:20:00-21:10
内容:观看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
地点:云南艺术剧院
10月30日
主题研讨
(一)
议题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本土文化:语言、信仰习俗、艺术及其他
时间:9:00-12:00
地点: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茶歇:10:30-10:45
主持人:李伟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发言人:(每位发言人约20分钟,全部发言完毕讨论)
1、Tumo Jantjie,南非茨瓦纳部落王子
《被唤作Mosilabele的树木的文化涵义以及部落名称Balthaping的由来》
2、汪榕,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布朗族与普洱茶文化》
3、Luke Shikanga Otipo, 肯尼亚卡卡梅加县政府
《卡卡梅加县的传统/本土知识》
4、郑宇,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哈尼族长街宴的核心内涵及其产业化转化——以哈播为例》
5、Abebaw Ayalew Gella,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
《埃塞俄比亚传统图像掠影》
6、李伟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双姝记: 一个西南傣族村落两位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史》
(二)
议题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播
时间:14:00-16:00
地点: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主持人:Judy Peter,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
发言人:(每位发言人约20分钟)
1、Judy Peter,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
《文化遗产归档:后殖民的原型》
2、谢朝红,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
3、Hlulani Mabasa,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
《文化遗产:身份和族性》
4、郭佳,云南省博物馆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博物馆实践 ——基于中、非博物馆的案例观察》
5、Boitumelo Tapologo Tolo,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
《作为一种工具的印刷术——用于保存、维系和延长处于消亡边缘的本土语言和文化》
6、Magasvaran R. Pather,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
《遗产和记忆的归档:非洲的总统们》
(三)
时间:16:30-17:30
内容:参观人类学博物馆
地点: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11月3日
闭幕式
时间:9:00-11:00
地点:科学馆二楼报告厅
主持人: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宏教授
1、各分议题研讨总结和点评(每人15分钟)
主题1总结和点评人:陈蒨(香港树仁大学)
主题2总结和点评人:Charles Owuor Olungah(肯尼亚内罗比大学)
主题3总结和点评人:Getachew Zeru Gebrekidan(埃塞俄比亚公务员大学)
主题4总结和点评人:苏俊杰(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主题5总结和点评人:Dorothea Maria (Ria) van der Merwe(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实地调研总结人:Audia O. Atogo(肯尼亚国家博物馆)
2、闭幕总结
总结人: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